9月15日,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专业服务平台学术论坛系列之“同心共赴、筑梦未来——类器官和小鼠模型应用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联合孵化企业北京大橡科技有限公司主办。行业专家和领先企业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首发展集团总经理王觅时致辞。王觅时介绍了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北京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科技成果转化“前孵化”创新服务模式的实践主体,始终以市委市政府赋予的“探索跨越科技成果死亡谷机制,推动国内外具有重大价值、技术尚处于应用探索或预先研究阶段的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落地转化”为战略目标,打造从科技成果孵化、验证到产业化、商业化的全链条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平台,推动一批具有原创性技术突破和颠覆性应用前景的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他表示,集团将继续支持服务在行业具有领先地位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专业平台运营及孵化服务,推动创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集团总经理王觅时致辞
大橡科技董事长周宇、集萃药康总经理赵静对会议的成功召开分别致辞,并就双方在共同推动科学高效的药物临床前评价方法的开发与应用方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大橡科技丁端尘博士、集萃药康郭仕英博士、免疫方舟徐桂利博士、美国体外科学院张全顺教授分别对类器官和小鼠模型在肿瘤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应用和产业进展作报告。随后,圆桌会议共商类器官与小鼠模型的交叉与联合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此次研讨会是国内技术领先的两种药物评价方法——前沿类器官技术与经典模式动物在临床和产业发展的思维碰撞。会议的成功举办有助于这两种技术尽快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共同促进新药研发快速发展。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作为专业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将继续组织系列专业学术论坛,一如既往地做好创新服务,将平台打造成北京市科技创新高地、机制创新高地、协同创新高地和项目集聚高地。
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专业服务平台简介
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专业服务平台是落实2020年底市科委关于“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专业服务平台项目”的批复要求建设而成。专业服务平台依托首发展集团长期在原始创新领域的投资、服务的优势,围绕创新药和细胞基因治疗细分领域,以服务创新药和干细胞微组织新药研发全流程为目标,搭建了基因检测、体外生物模型建设、3D细胞智造、高端制剂研发四个医药健康细分领域平台。平台目前已初步完成建设,共购置设备总计215套/台,涵盖了从基因测序到细胞培养到生化检测到中试生产等多个创新药研发相关领域。平台正式运行后,每月将完成一代测序检测10万例以上,单次细胞制备百亿级以上,可以为1000个以上的药物提供动物模型筛选,同时贴剂产线生产能力达到20万贴以上,将有效解决医药创新企业早期投入不足、研发链条长涉及环节多等导致的研发进展缓慢问题,最终打造成为北京市科技创新高地、机制创新高地、协同创新高地和项目集聚高地。
“基于类器官芯片的药物研发”平台简介
“基于类器官芯片的药物研发”平台为首发展集团科技服务公司与前孵化创新中心入孵企业——大橡科技共同搭建。平台已启动运行,仪器设备使用率达到70-80%,实现日检测细胞样本60例,主要应用于细胞分离鉴定,抗体检测,肿瘤标志物鉴定等药物开发及临床研究等相关细胞生物学实验。